一封來自《HOME綠城》讀者的來信
時間: 2018-09-13 15:23:43
每個月,我們都能在“HOME綠城”的微信公眾號后臺上收到不少互動信息,有熱情洋溢地表示支持,也有善意、細致的建議和批評。
我們重視與每一位讀者的互動,也歡迎讀者朋友、綠城家人們隨時給予回饋。
8月的一天,綠城中國品牌文化中心收到一封業主來信。
當這封貼著郵票、蓋著郵戳的牛皮紙信封到達手中時,我們充滿疑問——如今,有無數種方式可以隨時交流,為什么還會通過寫信呢?
原來,這是遠在沈陽的于老先生寄來的。
作為《HOME綠城》的老讀者,“以前每當拿到最新一期的雜志時總是愛不釋手”,而因為工作與生活的原因,于老先生搬去了南方。
已兩年沒能看到最新雜志,如今,回到東北老家,“重新翻看以往的過刊時,無意間看到了當時的發行與訂閱信息”,老先生希望能夠訂閱最新的雜志,因此,提筆給我們寫來了這一封信。
如今,人們逐漸習慣于微信、QQ、微博等即時通信工具,寫信這種信息傳遞和情感表達方式與我們漸行漸遠。
然而,“信”所包含的儀式感,更能傳遞溫度和情緒。
根據郵戳上的日期,這封信經歷了一個多月時間,輾轉穿越了大半個中國,才抵達我們的手上,不禁讓人想到了木心先生的《從前慢》,“從前的日子變得慢,車、馬、郵件都慢……”。
當然,也正是因為這種“慢”和儀式感,我們倍感珍惜,我們反復閱讀,我們字字斟酌,于《HOME綠城》而言,這既是一種鼓勵,更是一種鞭策,我們也給老先生寄去了今年已發行的所有《HOME綠城》雜志。
而老先生所在的項目工作人員知曉這個信息后,也在第一時間主動登門拜訪,為他送去今年的雜志。
因此,于老先生收到了兩份今年的雜志。在電話中,于老先生也連連表示了感謝,“綠城工作人員的熱情出乎了我的意料,太感謝了?!?
項目公司工作人員為于老先生送上2018年雜志
如今,社會發展“日新月異”,移動互聯網時代,每一個行業都面臨著新的困難與機遇,但變遷的是閱讀的習慣和方式,不變的是閱讀的情懷,依然有無數像老先生那樣喜愛并堅持閱讀、寫信的人。
恰如一位讀者朋友所說:“年輕時,《HOME綠城》雜志就猶如一扇窗,看雜志就像站在窗邊,能看到新鮮的世界;現在,拿到每月投遞到家的雜志就像老友相見,輕松愉悅?!?
17年來,《HOME綠城》一直秉承“真善致美”的人文理念,致力于為讀者提供深度與溫度兼備的高品質閱讀,為當下的生活注入一種全新的精神氣質。
無數讀者見證了《HOME綠城》的成長,而雜志也成為讀者朋友們記憶時光的媒介。
都說“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”,廣大讀者們對《HOME綠城》的喜愛與支持,這正是厚重的馬拉松式的陪伴情誼,更是《HOME綠城》為之努力的不變初心和責任所在。
“品質生活、人文讀本”,這是《HOME綠城》的定位,也是她的行為準則。
承載著綠城中國作為人文企業和公益事業的理念,《HOME綠城》希望在未來,能有更多人回歸生活本身,探索優化生活方式之道;能有更多人,靜下來、慢下來,去細細品嘗生活本該有的詩意和質感。
《HOME綠城》2019年度征訂明日啟動,期待更多讀者與我們攜手同行!